1 / 2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109人浏览· 0评论
2025-01-25 19:37:17 最后更新
分享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进入辅助生育治疗的条件

  多囊卵巢综合征以排卵障碍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点,排卵障碍为主要原因。PCOS患者长期不排卵的原因:FSH相对不足、LH分泌过度、胰岛素分泌过度、雄激素分泌过度、雌激素分泌过度,以及变异的生长因子的表达等等。所以PCOS 不应首选辅助生育治疗,而应首先采用简单的促排卵治疗,这样已经可以解决相当部分的PCOS 不育患者。目前认为PCOS 不孕患者经过系统药物促排卵治疗6个周期后半年仍未妊娠者,可接受IVF-ET 治疗,而对于合并输卵管因素及男性因素者,也推荐IVF-ET。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辅助生育治疗

  PCOS在辅助生育中属于高反应型,其对于促排卵措施的反应是具有不确定的阈值,也就是卵泡不生长或生长缓慢的促性腺激素(Gn)剂量与过多卵泡生长的剂量之间相差很小,需要耐心摸索。而对于IVF-ET 来说,过多且大小不一、发育不同步的卵泡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进入辅助生育周期的首要步骤即为抑制卵巢的多卵泡状态以及让这些卵泡同步发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生育促排卵的方法

  1. 双重抑制方案是PCOS 患者进行IVF的最常用方案。PCOS 患者于前一个自发月经或孕激素撤退性出血第2 ~3 天开始口服避孕药。促排卵周期月经来潮前7 天左右开始注射短效GnRH-a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之前1 天,或单次注射长效GnRH-a。由于这种降调节作用使垂体LH 和FSH 分泌显著减少,使内源性LH 峰早发的概率降低,避免了对卵子质量的影响。垂体降调节达到标准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启动Gn 剂量,一般每日一次,通常在月经周期第8 天开始进行B 超或激素测定,并依此调整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剂量。B超检测发现3 个卵泡直径≥17 mm ,于当天注射HCG 促使卵子成熟,HCG 注射后36 h取卵。

  2.拮抗剂方案。目前临床上应用GnRH-anti 制剂连续给药皮下注射方案:在月经的第3 ~5天开始使用Gn ,于周期第7 天或第8 天或主导卵泡直径达到14mm 后,开始每天使用一次拮抗剂,直至HCG 日。在接受IVF 治疗的PCOS 患者中,接受拮抗剂方案的患者比接受激动剂方案的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更低,对促性腺激素需要量更少,进行促排卵的时间也更短。但对于拮抗剂和激动剂两种方案哪一种对临床妊娠率更有利还存在争议。

  3. 超长方案。月经来潮1~2 d 开始用长效GnRH-a,28 d后视患者情况酌情加用第2 支GnRH-a,由于垂体完全降调节,建议检测血FSH,LH,雌二醇(E2)水平,估计卵巢受抑制情况已经开始恢复时再择期开始用Gn。监测过程同前。

  尽管目前对于PCOS 已有一定的研究,由于PCOS 患者病因复杂,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考虑,对于难治性PCOS 不孕患者,毋庸置疑IVF-ET 是解决生育的有效办法,同时避免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的出现。

  Tips:以上就是关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有疑惑的话欢迎咨询孕妈帮试管资讯分享平台的专业生殖顾问。

第三代试管婴儿
【温馨提醒】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第三代试管婴儿的费用、成功率、生男孩、多囊、卵巢早衰等疑问,可添加屏幕下方微信,生育顾问24小时在线解答。

大家都在搜

文章
问答
案例
同城
展开全部
医院
医生
区域
话题
展开全部
展开全部
展开全部
孕妈帮 > 知识 > 备孕知识

直营医院节省30%的总费用和50%的时间

18144811916
点击复制微信号

好孕交流群

生育群聊

3384姐妹在线,互帮互助,早日上岸

高龄试管婴儿交流群

附近 576 人正在讨论

卵巢早衰试管婴儿交流群

附近 314 人正在讨论

大龄试管助孕攻略群

附近 528 人正在讨论

绝经生子互助交流群

附近 136 人正在讨论

染色体异常生育经验群

附近 946 人正在讨论

子宫内膜薄备孕交流群

附近 785 人正在讨论

失独再生育互助交流群

附近 161 人正在讨论

三代试管婴儿助孕交流群

附近 948 人正在讨论

多次流产备孕经验分享群

附近 160 人正在讨论

未婚生育经验互助群

附近 485 人正在讨论

四代试管婴儿技术答疑享群

附近 655 人正在讨论

子宫粘连备孕经验交流群

附近 632 人正在讨论

大龄备孕经验分享群

附近 645 人正在讨论

试管婴儿专家免费答疑群

附近 136 人正在讨论

包成功(先成功后付款)答疑群

附近 247 人正在讨论

分享到